自比特幣問世後,許多新公鏈紛紛湧現,以其為藍本,提出各自的願景與解決方案。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專案以極大的熱情宣揚巨集大的願景,聲稱要解決區塊鏈中存在的三難困境。 然而,一些公鏈僅僅是在舊概念的基礎上重新包裝,缺乏真正的創新和技術深度。
在這樣一個眾多項目魚龍混雜的環境下,真正具備突破性創新和技術支撐的公鏈少之又少。 近幾年,Kaspa 是其中一個亮點,另一個則是今天要介紹的 Alephium。

Alephium:令人印象深刻的專案
創新機制,同等安全級別下更低的能源消耗
對於 PoW (Proof of Work)概念,相信絕大多數朋友是再熟悉不過,其代表專案比特幣因採用該共識機制帶來的高耗能和不環保的問題,一直被業內外所詬病。 而Alephium在PoW基礎上進行優化,創新性地引入了PoLW (Proof of Less Work)。 該機制通過在挖礦過程中燃燒 ALPH 代幣來確認區塊並解決哈希問題,在實現類似安全級別的同時,大幅減少了能源消耗。 經 Alephium 團隊計算,通過 PoLW 挖礦能夠使 POW 挖礦的能源消耗降低 87%。
為了方便理解,假設現在 BTC 和 ALPH 代幣價格相等:
- 在PoW機制下,A礦工需要投入價值1 BTC電力成本,獲得1.5個BTC
- 在PoLW機制下,B礦工則需要投入價值0.13 ALPH電力成本+燃燒0.87 ALPH,獲得1.5個ALPH
在上述假設條件下,雖然投入成本相同,但能源消耗卻顯著降低。
創新演算法,為其生態高速發展奠基
作為下一代區塊鏈平臺,Alephium 採用一種名為 BlockFlow 的獨特分片演算法。 該演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將區塊鏈分成多個分片,每個分片處理特定組內的交易。 這種劃分允許在不同分片之間並行處理事務,從而顯著提升網路輸送量,實現秒級的出塊速度和高達 10,000 次交易(目前超過 400 TPS,而比特幣大約為 7 TPS, 乙太坊為 27 TPS)。
同時Alephium使用 sUTXO (Stateful UTXO)模型,該模型將區塊鏈技術中的可變狀態和不可變狀態做了一次融合。 可變狀態的代表是以太坊鏈,不可變狀態的代表是比特幣鏈。 可變狀態的優勢是更加靈活、更多玩法,而不可變狀態的優勢是獨特的安全性。

來源於 Alephium 白皮書
Alephium 的 sUTXO 模型將比特幣鏈的安全性、不可篡改性與乙太坊的靈活性、可擴充性相結合,創造了一個同時具備區塊鏈中可變狀態與不可變狀態的系統,是對區塊鏈技術進行的再一次創新。
完善的代幣經濟模型,挖礦佔比高
根據Alephium的白皮書,ALPH最大供應量為10億枚。 其中 86% 預留給礦工,即 8.6 億枚 ALPH 將在約 82 年內被開採(從 2021 年主網啟動開始計算)。 剩餘的 14% 用於預售、生態系統開發、團隊和財務分配。

前四年基於時間的獎勵發放率變化如上圖

基於算力的獎勵發放率變化如上圖
挖礦過程中,Alephium 並不設定減半機制,區塊獎勵受到基於算力和時間戳的兩條曲線的約束。 在特定時間和算力條件下,每個區塊的獎勵等於基於時間和算力的獎勵中的最小值。 目前,Alephium 的平均區塊獎勵約為 0.4952 ALPH,每天通過挖礦產生 42,785 枚 ALPH,價值約 5.6 萬美元。
如何進行ALPH挖礦?
鑒於市面上更高效的 ALPH 礦機相繼問世,以及 Alephium 網路算力從今年 7 月的 1 PH/s 增長至現在的 20 PH/s,想要參與 ALPH 挖礦的礦工需要準備 ASIC 礦機才能實現盈利。 根據撰寫本文時的市場數據,每 1 TH/s 的 ALPH 算力日收益約為 1.85 ALPH,約合 2.44 美元。

ALPH算力增長趨勢,來源於MinerStat
根據Alephium官方資訊,礦工可以選擇運行完整節點進行SOLO挖礦,或者加入礦池進行挖礦。 然而,當前 ALPH 挖礦競爭激烈,對於手頭礦機不多的小型礦工而言,為了穩定的挖礦收益,加入礦池是更明智的選擇。 目前,ViaBTC 已支援 ALPH 挖礦,並提供 PPLNS 和 Solo 兩種結算方式。 值得一提的是,自 10 月 29 日起,30 天內所有參與 ALPH 挖礦的礦工可以享受到挖礦 0 費率的優惠條件。
有關 ViaBTC 挖掘 ALPH 的詳細教程,請參考《ALPH 挖礦指南》。
總結
在區塊鏈世界,高性能公鏈並不稀缺,且區塊鏈不僅是一項技術,更是一個生態系統。 對於任何生態系統來說,吸引開發者、礦工和用戶的參與至關重要。
對於 ALPH 礦工而言,除了Alephium的技術優勢,早期階段也是吸引他們參與ALPH挖礦的重要因素。 目前,挖礦仍處於初期,市場上僅有約 9% 的 ALPH 代幣在流通,絕大多數代幣仍待礦工開採。